隨著軌道交通裝備國產化率不斷提高,進口替代能力不斷增強,湖南省軌道交通產品零部件進口較上年同期下降。據海關統計,今年1月至10月,湖南進口軌道交通裝備零部件16.8億元人民幣,較上年同期下降17%。
中車集團為湖南省軌道交通產品零部件主要進口企業,其中,1月至10月,中車株洲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進口10.5億元,同比下降16%。德國、日本為主要進口國,兩個國家進口額占同期進口總值的70%。變流器、半導體模塊、各類軸承是主要進口商品。
分析原因,海關認為,目前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用的車輛與機電設備平均國產化率已超過70%,高鐵國產化率超過90%。隨著國產化率不斷提高,進口替代能力不斷增強。加上以中國中車為代表的部分領航企業在海外生產基地陸續投產,國外項目已無需國內生產,也使得軌道交通設備的海外本地化生產和本地化采購比重不斷增大。據了解,目前中車株機公司軌道交通裝備產品在馬來西亞占據80%以上市場份額。
不過,當前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仍存在一些問題。部分系統設備國產化率未達到預期值。以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為例,車輛與機電設備十大系統中,信號系統國產化率只有60%至70%,自動售檢票系統的國產化率為65%至75%,屏蔽門系統的關鍵部件如門機、主控門、門控單元等仍由國外進口,軌道交通裝備要實現全部國產化還有一段路要走。